清晨六点过的重庆市沙坪坝区覃家岗街道新凤社区,三种声音准时在街巷间交织:华宇城生命科技园的玻璃幕墙上,晨露滚落的“滴答”声中,浸透着创业者对发展向上的守望;凤鸣山轨道站出口,环卫工扫帚划过路面的“沙沙”声里豪极资本,藏着商户对早市客流的期望;西物小区的老楼道里,老人推开窗的“吱呀”声外,裹着对社区更新的愿望。
\n这“三多”——主体多、难题多、期待多,是覃家岗街道新凤社区书记侯枫每天睁开眼就要面对的考卷。而他的答卷上,始终写着两个身份:既是为企业纾困的“点子王”,也是为居民解忧的“螺丝钉”。18年社区工作,这位40岁的退役军人早已把“向下扎根方能向上成林”刻进骨子里。就像他常说的:“干事要像风一样快,对人要像春风一样温暖。” 风过处,既是冲锋的姿态,更是扎根的力量。
\n“铁脚板”长出“金点子”
\n“点子王”身份的秘诀:他的点子从来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每月上百次走访企业攒下的信息,几十次协调会磨出的共识,用诚意、脚步和汗水击破资源约束、政策障碍、短板屏障,创新推动“化学反应”,让政策长出翅膀,让服务流成活水。
\n“金点子不是凭空掉下来的,是用脚底板在社区泥土里‘刨’出来的。”侯枫的笔记本扉页,除了那句被红笔圈烂的“政策不是文件里的铅字,是能长出翅膀的金凤凰”,还密密麻麻记着1070家企业的门牌号。新凤社区辖区面积1.3平方公里,服务万科金色悦城、华宇城、西物市场等10个居民小区以及华宇城生命科技园、万科金色悦城商圈、凤凰广场等重点项目和1070家民营企业。侯枫深谙,在这片治理资源“捉襟见肘”的土地上,脚步是丈量民情、连接企业的标尺。“只要有心,只要不懒,能溜达,能跟大家聊到一块儿,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这是侯枫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n“生命科技园的土壤里,既要种下技术的种子,更要浇灌服务的活水。”一大早,华宇红岩物业服务中心里气氛火热,一场思想交流、火花碰撞的座谈会正在进行。侯枫召集社区两委成员、重点企业代表等,一起商量帮助企业发展的新路子。
\n“侯书记,我们刚起步,宣传上有点摸不着门道,限制了发展……”新入驻“华宇城生命科技园”的一家医疗科技公司负责人在会上道出了困惑。侯枫边听边记,脑中飞速盘算,一个结合社区“八一”活动的点子现场成形:为辖区394名退伍军人争取每人300元的“八一护齿礼卡”。“这既能实实在在惠及老兵豪极资本,又能帮你们精准触达潜在客户,打响社区知名度。”侯枫的建议让企业负责人眼前一亮,连声道谢。
\n这是社区“金点子专班”议事的真实场景。随着华宇城生命科技园的建设,重庆全领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器官智能生物制造工程研究中心、重庆生命之树科技有限公司、东鼎里智(重庆)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优秀企业相继入驻,侯枫把目光瞄准在园区企业发展上,把服务企业纳入社区重要议事内容。他发起成立“金点子专班”,由社区两委成员组成,邀请辖区内资源共享的企业共同参与。专班从新兴产业、专精特新、技术升级等方面筛选初步名单,结合政策导向,筛选出成立时间较短、增速较快、经营有特色但尚未完全爆发的企业,除了精准走访,还定期分析、交流、讨论,了解企业真实运营状态,针对困难共同商议解决办法。“每天,我都要从社区走到生命科技园,来回一趟至少2万步。”侯枫说,这一路,“金点子专班”还真为企业办了不少实事。
\n几个月前,凤鸣山轨道站周边还建有围挡,从轨道站到生命科技园沿线也有占道经营,导致进出生命科技园不是很畅通。侯枫在路上发现了问题。“园区才起步,这些问题必须尽快解决。”侯枫回到社区后,“金点子专班”立马开始头脑风暴,很快就为问题“议”出了解决之法——社区通过街道,联系上区助企解困办并协调区交通运输委、轨道交通集团等单位召开了联席会,确定了交通出行整改方案,拆除掉凤鸣山轨道站出口围栏,改善出行路径,方便来往客流进出。同时,在社区帮助下,华宇城项目精心策划打造“万物音乐市集”,开展主题文化活动,营造浓厚商业氛围,促进夜市经济发展。今年以来,“万物音乐市集”吸引客流千余人次、增营收200万元。在最近一次“金点子专班”专题会上,一家企业老总谈到侯枫的工作能力,竖起了大拇指。“有温度的社区,是企业扎根的沃土。侯书记的点子和资源对接,很实在!”
\n侯枫告诉记者,如何更好服务华宇城生命科技园,他还要多想“点子”、多出“点子”。这方面,街道为他们社区工作带好了头、打好了基础。据了解,覃家岗街道瞄准补充华宇城生命科技园无法承载的实验研发和转产测试,配合青凤工业园容纳小规模生产企业落地,实现区域内完备的、合理的、健康的产业生态承载体布局目标。按照连点成线、扩线成面的要求,街道对凤天大道至工业园沿线医疗相关企业进行摸底并建立台账,为生命科技园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筛选出10家优质医疗相关企业,制定计划同华宇招商中心共同走访,吸引企业入驻生命科技园。
\n“当政策红利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时,闲置资源便是破局的‘金钥匙’。”侯枫的“金点子”不仅办了场“万物音乐市集”,还让一个闲置的凤凰广场焕发了“新生命”。
\n“以前调解像打游击,噪音停三天又会死灰复燃。”侯枫的笔记本里,凤凰广场曾是“民生矛盾硬骨头”。光秃秃的水泥坝子上,“霹雳响鞭”炸裂空气,“巨震坝坝舞”撼动窗棂,老年健身的蓬勃活力与周边住户的噪音投诉,在110报警记录里反复拉锯。面对居民多元诉求,侯枫提出“用业态升级置换无序喧闹”的设想,此后,他多次邀请老党员、网格员、居民代表等一起商量办法、出主意。最终,该地块在街道、城投公司、社区三方联动下进行了改造升级,在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后,社区从亲子乐园规划审批到网球场树木移栽,从供水供电增容到品牌推广方案,仅用五个月,就让荒坝蜕变为拥有8大业态的综合性体育公园。附近居民说,大家一起参与讨论、设计,每一步工作进展都是大家共同的记忆,居民们也在改造中找到归属感。
\n“暖心肠”拧牢“螺丝钉”
\n“螺丝钉”身份的心得:他的坚守从来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常年扎根基层签下的“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当成自己的心头大事”的契约,是每天用行走2万多步的日常足迹,拧在民生痛点,守着烟火人间,持续释放“聚合效应”,用情怀锻造出的让民生连着民心,让治理透着温度的坚守。
\n“军装脱了,军魂不能褪。” 侯枫说话总是直来直去,从不绕弯子,这与他的从军生涯有关。作为一名老兵,侯枫始终坚信只要坚定跟党走,路就不会错。担任社区党委书记后,侯枫作为“小巷总理”,在他心中,把新凤社区发展好是一份传承、一种使命。“其实当时决定接下社区工作这个担子也是凭着一腔热血。”侯枫说,“我现在就是社区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就要拧在群众心坎上,既要拧得紧,更要拧得暖。”
\n中午,刚接待完一个来华宇城生命科技园考察的企业团,侯枫的手机又急促地响起来。辖区西屋综合楼的一位租户语气焦急地说:“侯书记,我们这栋楼太麻烦了。水、电还是多年前的总表,损耗分摊不清,矛盾不断,能不能帮我们改成一户一表啊?”侯枫赶紧抓起笔记本,直奔现场。
\n面对这栋无物业的老楼,侯枫直接当起了“牵头人”,在狭窄的楼道口,露天“协调会”迅速召开:房东代表、租户代表,供电、供水、网格员等齐聚。经过现场勘查,该楼栋具备改造基础,难点在费用分摊和意见统一。“不能再拖了,一户一表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侯枫态度坚决,“大家分头收集整栋楼意见,形成共识。我下午就去街道,申请开专项协调会,请专业部门带方案预算来,争取老旧小区改造补贴。”听到社区书记亲自协调并寻求支持,愁容满面的代表们终于看到了希望。
\n其实,社区内“三无小区”的积弊,始终是侯枫心头的重担,尤以问题突出的凤鸣山西物小区为甚。这个有12栋建筑、352户居民的老旧小区,长期被外墙渗漏、管线老化、停车混乱、环境脏乱差困扰。侯枫将其作为“破冰”重点,他带着网格员挨家挨户收集意见、问题和初步建议,力推纳入区级改造试点。在小区成功纳入区级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后,侯枫又化身“工地管家”,每天“铆”在改造现场,及时协调解决问题。短短数月,小区污水角落变智能垃圾分类点,“蜘蛛网”管线入地,坑洼路铺上透水砖,车位井然有序……“以前‘脏乱差’,现在‘洁净美’!侯书记的腿和嘴,我们都看在眼里。这才是家!”居民李大爷的心声道出了352户居民的共鸣。
\n“真心换民心,功夫要用在平时。”在社区工作多年,侯枫总结了一套“三多工作法”,即多访、多想、多做。侯枫和社区干部的“多跑腿”,让居民“少跑腿”“不跑腿”,侯枫让“社区党员干部下访”成为一项铁打不动的纪律,实现由“坐等群众”到“上门服务”的工作模式转变。他示范带头,18年如一日坚持常态化走访居民,做到百姓想什么,他心里有数;百姓有什么困难,他及时帮助;百姓有什么矛盾,他立竿见影地解决。
\n“侯书记的个人电话,几乎成了我们专属的‘市民热线’,大家有什么事都给他打电话,件件有回音。”今年6月初,辖区一家企业为仓库一时不够用而发愁,向侯枫打去电话说明情况后,侯枫立马允诺协调区域内可用空闲场地解燃眉之急,企业对这位退役军人的社区书记竖起了大拇指。
\n有枫来,追风去。当夕阳为华宇城生命科技园的玻璃幕墙镀上金边时,侯枫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巡查。他的背影在园区楼宇与社区阡陌间交替,像一阵永不停歇的春风。在这片1.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产业园区的齿轮与社区街角的琴弦正在和谐共鸣。“风过不留痕,但树知道它来过。”侯枫说,他追逐的是干事如风的速度,更是扎根泥土的深度——就像新凤社区的名字,有凤来栖,因根深;追风不停,为民生。
\n原标题:社区书记的一天 | 覃家岗街道新凤社区书记侯枫:有枫来豪极资本,追风去
\n通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